首页 > 期货 > 商品期货 > 期市“悲情英雄”大盘点 (3)

期市“悲情英雄”大盘点 (3)

中国证券报2014年11月10日09:54分类:商品期货

核心提示:不要小看不活跃的品种,PVC期货虽然不活跃,但是自2009年5月25日上市,长时间以来沉淀了许多现货企业。他们对市场有着敏锐的判断,而且有着套保、套利的需求,随时闻风而动。

刘其兵:罔顾套保 投机空铜

刘其兵,是2005年震惊中外的“国储铜事件”的主角。2002年至2006年,LME铜价自1457.5美元/吨的低价涨至最高8800美元/吨,而他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率先发现了铜的超级牛市。

在国储局任职的他自1999年就开始积极做多,从铜价1000多美元到3000美元期间,为调节中心带来了丰厚利润,因此也成为期货界的一位神奇人物。

但他严重低估了这轮超级牛市的持续时间和点位,2004年LME铜价攀上3000美元/吨之后,他由多翻空,在3000美元以上大肆放空,建立的空头头寸据说约为15万至20万吨。曾经有人劝阻他放弃做空,但他依然固执己见,结果被斯迈尔金属公司、瑞福期货、伦敦标准银行、巴克莱银行、曼氏集团、AMT、萨顿公司、以及一家总部在法国里昂的基金公司等众多海外对冲基金盯住,他们联手做多,导致铜价破天荒地突破了4000美元,当时堪称天价。

2004年10月的一天,LME铜价突然暴跌10%,决定拼死一搏的刘其兵在其结构性期权组合中越权大量卖出看涨期权。但是天不遂人愿,国际铜价仍然一路攀高,直接冲破4000美元/吨,此时刘其兵的账面亏损已经很大。

在此之后,国储局有关部门成立了应对小组,数次拍卖储备铜,试图平抑铜价;大量铜现货被运至伦敦金属交易所在亚洲的数个仓库作实物交割。通过实物交割、平仓、展期等多种方式止损,将原有的损失降低,但仍无法挽回巨亏的局面。

事后,业内人士对此点评道:国储局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理应起到物资紧张时供应市场放储平抑价格,物资充足时收购入库以备今后不时之需。当伦敦铜折算进口价小于上海期货市场铜价时,买伦铜卖沪铜,再加上国内现货市场是最终需求方,国储局的套利行为当立于不败之地———即使套利最终无利可图,也能在国内现货市场迅速卖出。

而自2004年起,这一天平倾斜了,伦敦铜折算进口价明显高于沪铜,国储局最终丧失了应有的立场,开始从事所谓的反向套利———卖伦铜买沪铜,这相当于把国内的铜卖到国外,而中国由于电力行业的急剧扩张正张着大口需求精铜!

“从事件本身来看,刘其兵的行为并不是套期保值,纯粹是个人主义的投机行为。其大肆抛空的动机是因为当时铜价处于历史最高点,并不是因为国储手中持有大量货物的保值行为。其实从国储本身而言,低位收储保企业生存,高位抛储平抑物价是其主要职能,但在2004年国内铜价高企,同时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国储的行为应是在国内市场释放库存来满足需求,但刘其兵却在国际市场上抛空,一来这与国内铜市场的实际情况相违背,二来也与国内为铜的净进口国、出口基本不可行的事实相违背。国储抛铜的警示不是在于套保本身的问题,而是在于内部控制和监管上面。”期货界人士车先生表示。(记者 王朱莹)

[责任编辑:郭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