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商品期货 > 期货业“混业悖论”做“品牌”还是“百货”(2)

期货业“混业悖论”做“品牌”还是“百货”(2)

中国证券报2014年06月30日09:02分类:商品期货

核心提示:期货业正遭遇混业悖论。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期货公司在资金实力、网点布局、客户资源、技术系统等方面有先天不足,客观条件限制其介入证券、基金、信托等业务,相反券商、基金、信托进入期货市场则轻松得多。那么,面对混业,期货公司是发力还是借力,是收购还是被收购,是坚守还是放弃?

“蛇吞象”还是“求收购”

近期,国内期货业并购重组再度加速,五矿期货吸收合并经易期货,“期货大佬”上海混沌投资葛卫东收购广东鸿海期货,这两起收购均受到业内高度关注。

业内人士称,从并购公司的属性来看,这两起并购案例有着明显不同。五矿期货吸收合并经易期货属于中等公司间的资源整合,而上海混沌投资收购广东鸿海期货是业内首个私募控股期货公司;其次,前者合并起到了优劣互补作用,后者则是起到拓宽发展业务渠道的作用。从以往兼并收购来看,多为券商、基金、银行等机构收购期货公司。

该人士指出,从整体实力来看,未来大量中小期货公司将被银行、证券、基金和信托等机构收购和兼并,未来将出现除了券商系、银行系期货公司外,还会出现保险系、基金系和信托系期货公司,甚至出现混业系的特点。另外,国内一些大型期货公司可以依靠实力雄厚的股东背景,收购和兼并一些其他金融机构,大金融平台下的期货公司与集团内部的证券、基金、保险和信托进行整合,实现大金融平台战略。

因此,是应“借力”还是“发力”呢?随着未来行业准入门槛的放开,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拍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相互交叉。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对期货公司来说,金融机构业务领域的全面拓宽,一方面打开了新的市场,增加了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混业经营闸门打开也意味着期货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正面临重新洗牌。

程小勇认为,这时候对于期货公司既是接力的机会,也是发力的关键机会。对于中小期货公司而言,其可以凭借混业经营发展的机会,向其他金融领域渗透和拓展,特别是拥有大金融平台的股东关系,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给其他金融机构和股东金融平台提供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

他说,对中大型期货公司而言“发力”很关键。众所周知,监管层对期货市场风险控制要求较高,期货交易中的保证金制度、杠杆交易和强平等措施,以及每日无负债结算系统,证券、基金、保险、信托和银行都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期货公司则在这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全面参与模式有利于风险控制制度和方案在整个金融市场推广,为期权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期货公司可以作为兼并一方出现,扩张自身经营,完善业务等。同时期货公司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被大型金融机构兼并,在大的完整的平台之中,把自身的优势更加好的利用起来。”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表示,在机构并购重组上,期货公司的作用或者说身份地位是什么。

即便期货公司面临许多不足,叶燕武仍认为,总体来看,期货公司不必妄自菲薄,在潮流之中,很多人很容易迷失,因此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才能保证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期货公司在风险管理、对衍生品的理解以及经验积累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未来混业经营深入的情形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发展会显得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郭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