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后期小麦收购进度仍会继续放缓 小麦价格稳中回暖空间有限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9月03日11:11分类:现货

新华财经郑州9月3日电(记者闻有成 分析师张荣胜)记者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获悉,常规上看,国内小麦市场素有“金九银十”的通俗说法,市场价格也多会在此段时间出现阶段性走高。业内人士认为,受制粉企业需求增加及托市收购持续的支撑,短期内小麦价格有望维持阶段回暖,但上涨幅度有限。由于后期影响市场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再加之麦价的箱体空间预期几乎透明,各经营主体且不可有过高的期望值。

市场购销高峰已过,新麦收购进度放缓

截至8月2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5897.4万吨,同比增加1712.3万吨。其中:江苏收购1173.9万吨,同比增加188万吨;安徽收购912.3万吨,同比增加444.4万吨;河南收购1650.9万吨,同比增加764.5万吨;山东收购843.3万吨,同比增加138.4万吨;湖北收购140.3万吨,同比增加7.2万吨;河北收购553万吨,同比增加186.1万吨。

从主产区小麦阶段性收购进度来看,近来主产区5日小麦新增收购量已开始逐步放缓。初步统计显示, 6月10日至6月底,主产区小麦5日小麦新增收购量在478.8—574万吨,7月份5日新增收购量在348—444.3万吨,8月1日至20日5日新增收购量已减少至208.6—268万吨。

尽管当前小麦收购量已经大大超出去年同期水平,但阶段性收购进程已较前期逐步放缓,尤其托市收购新增数量已相对有限。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河南全省最低价小麦收购量786万吨,较之前一周增加了26万吨左右。截至8月29日,安徽全省最低价小麦收购量480万吨,较上周仅增加4万吨左右。

经过夏收以来长时间的收购,目前南方麦区小麦流通量较前期减少,收购高峰已过,个别地区基本进入尾声。北方麦区收购虽然仍在持续,但随着小麦价格的不断回升,部分地区小麦价格已持平或略高于政策价格,预计后期小麦收购进度仍将会继续放缓。

麦价箱体空间透明,阶段预期不宜高估

2019年夏粮小麦收购已进行了近三个月时间,但就近来情况看,市场供应依旧源源不断,而价格也没有出现往年同期稳健走高的态势。

市场权威人士指出,后期小麦价格有望稳中回暖,但空间有限。小麦市场既有坚实的底部支撑,即托市价格的支撑,也有拍卖底价及成交价加各种费用构成的顶部的压制,上有顶、下有底的市场的箱体空间较为透明。

以一等普通小麦为例,目前河北、山东部分地区高点收购价格在1.16—1.18元/斤,而一等陈麦拍卖底价为1.185元/斤。加上1.5分/斤的出库费、 1-2分钱的运输费用,陈麦到厂成本约在1.21—1.22元/斤,这个差价基本上就是今后小麦波动的预期范围。

值得提出的是,这一理论推断是在政策性小麦拍卖底价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前期国家对2013年进口小麦销售底价进行了大幅下调,近来市场普遍预计后期储备时间长的临储小麦仍有可能降价销售。如果处于“去库存”的需要,后市政策性小麦拍卖底价继续出现下调,无疑会抑制后期小麦价格上涨幅度。

另外,有市场人士认为,根据今年的小麦产量,只有托市收购数量达到2500万吨,甚至3000万吨以上,才可能对小麦市场粮源流通及价格起到撬动作用。由于集中收购时间已经不多,收购也在逐步放缓,再加之部分地区仓容所限,初步估计能达到这个数量难度较大。

与此同时,随着近来小麦价格的不断回暖,河北、山东部分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已经略高于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有可能提前停止。如果政策性收购量较少,后期市场余粮数量较多,市场在相当时间内将以消耗流通粮源为主,年底普通小麦价格可能仍会低于拍卖粮到厂成本。理论上的预估是一回事,而愿望能否成为现实则又是另一回事。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