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现货 > 碳市场建设提速 7省市碳交易试点成交破5亿 (2)

碳市场建设提速 7省市碳交易试点成交破5亿 (2)

经济参考报2014年12月22日09:31分类:现货

核心提示:在12月18日于北京举办的“2014中国碳市场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称,下一步,我国将在7个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动形成全国性碳交易市场。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201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同时电力行业也是实施碳减排的重要行业,2005至2012年,电力行业累计实现减排超过40亿吨。”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说,碳市场发展将对电力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亟须对我国碳市场发展模式和趋势进行研判,制订电力企业参与碳市场的策略和措施。

蒋丽萍认为,电力行业尤其是发电企业的燃煤是减排控制的主要对象,因此,对于电力行业来说,碳市场将推动火力发电的清洁化和高效化,并提高水电、风电等清洁发电装机比例,实现电力行业向低碳化发展方式转变。

据国网能源研究院对“十二五”及中长期的清洁能源发展前景预测,到2020年,我国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17亿千瓦,其中核电8000万千瓦、常规水电3.4亿千瓦、抽水蓄能5400万千瓦、风电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4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15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6亿千瓦,占比约为35%。

“我国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大多远离负荷中心。”蒋莉萍说,因此应该通过加快建立能够提供实时平衡、辅助服务等灵活交易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以促进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内配置消纳。她说,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可以充分利用地区负荷特性、电源结构差异,优化不同地区的发电决策,实现分季节、区域间余缺调剂、优势互补,通过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系统节能减排效益。

探索碳金融产品 展望碳交易未来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2014中国碳市场高峰论坛上,英大传媒还同期发布了《2014中国碳金融展望》报告。该报告在对中国碳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解读的同时,创造性地给出了碳金融的操作性定义,即为满足低碳发展需求,利用、优化和创建金融工具进行碳资源配置的活动。

谈及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时,英大传媒总经理石玉东说,目前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对涉入碳市场仍然持观望态度。但在2014年,已经有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围绕碳排放权设计的金融产品,为低碳领域的金融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尽管目前建立统一的碳金融市场困难重重,但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必将建立起国家级总量控制强制减排体系,中国碳市场将迎来国内需求更加旺盛、市场发展空间大大增加的繁荣景象。”石玉东说,这一切都需要监管方式的转换和专业人才的储备。碳核算、第三方核查、碳资产管理、碳金融等无不呼唤市场主体的能力建设与提升,这将是未来中国碳市场和碳金融发展的当务之急。

未来的碳市场将呈现怎样的景象?碳市场的发展脉络如何?2014中国碳金融展望报告以三个时间节点勾勒出未来碳市场的发展蓝图。

一是2015年前,中国碳市场以单一碳资产、区域性碳交易场所为主要特征;市场的规范性机制正在创设,法律层级普遍不高;交易主体的参与意愿不高,市场容易受到非理性因素影响。培育市场、奠定法制根基是该阶段的主要任务。

二是2020年前,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所将会设立,控排企业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管理碳资产的理念将进一步深化,碳市场的规范性、流动性逐渐改善;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辐射能力,节能减排领域的“中国标准”将可能影响世界的减排实践。

三是2030年前,世界性的碳排放体系将可能形成,碳资产将进一步丰富,中国与国际碳市场对接的相关法规将更加完善。

针对碳交易市场建设,《经济参考报》能源研究院有关专家指出,如果说近年来一系列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国家产业政策的出台,是政府以“有形之手”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那么以“排碳要付出成本,减碳能获得收益”为宗旨的碳市场的形成和碳金融的出现,将是政府用“无须之手”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市场动力。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