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现货 > 农科院集成关键技术 夏玉米单产破1000公斤(2)

农科院集成关键技术 夏玉米单产破1000公斤(2)

农业部网站2014年09月26日17:30分类:现货

核心提示:经专家测产表明,该示范区超高产攻关模式示范田,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增收达到800元,有望在黄淮海地区实现大面积“玉米吨粮田”的目标。

集成8项关键核心技术 实现玉米种植增产增效

据吴孔明介绍,中国农科院在黄淮海主产区的山东德州、安徽阜阳和东北主产区的内蒙古通辽等地,共建立了5个千亩以上面积的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攻关示范方。其中,在德州武城县开展的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示范,集成组装了两套技术模式:一套是“超高产攻关模式”,即“农机农艺八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另一套是“大面积生产模式”,即“农机农艺六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

在德州武城县武城镇千亩玉米示范区观摩现场,项目组专家一一介绍了良种包衣、科学播种、叶面施肥、统防统治、化控防倒、辅助授粉、适时晚收、全程机械化等8项配套核心技术以及科学播种“抢时、灭茬(贴茬)、宽窄行、测土配方、三位施肥(条深松免耕多层施肥)、密植播种”等6项技术措施融合的应用效果。

经专家测产,该示范区的10亩超高产攻关模式示范田,今年玉米亩产达到1056公斤,比常规生产增产300-400公斤;1000亩生产示范田,亩产达到850公斤,比常规生产增产150-200公斤。

该项目技术总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黄长玲研究员说,这两套种植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简单,可操作性强,农民容易学,能够推广,效果明显。

以“中单909”优良品种为例,该品种是由黄长玲育种团队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耐密、抗倒、耐阴雨寡照、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等特点,为目前国家主导品种,平均亩产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约达30公斤。

当被问及喜欢哪些技术时,武城县为民粮棉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李庆双不假思索地说道,“宽窄行密植播种,简单易学,增加了种植密度,产量可提高一二百公斤左右,这可是不小的数量啊!”

这两套种植模式不仅增加了玉米产量,而且也使玉米种植户见到了效益。黄长玲算了一笔账,玉米种植从播种、浇水、施肥、统防统治、收获等环节都实行了机械化,大幅减少了人工投入,每亩比传统种植方式可少用5个工,仅此一项技术就节约种植成本400元。再加上其他增产减损带来的效益,“超高产攻关模式”种植可增收800元,“大面积生产模式”种植可增收600元。

李庆双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他已经和社员们商量过了,明年全社推广使用中国农科院“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将从500亩扩大到2000亩地。

在得知“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得到当地种植户的认可后,陈萌山说,在德州农业自然条件不是很好的前提下,实现亩产超过1000公斤,增收800元,确属不易,为探索再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德州武城玉米增产增效示范带给我们三大启示,第一,充分显示了技术的集成作用。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靠单一品种、单项技术,是难以做到的。德州玉米示范点集成了院属作科所、植保所、资划所、农机化所4个研究所的技术,还结合了地方现有的技术,实现了八项技术的配套和六项技术的融合;第二,充分显示了技术的集约作用。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必须要做到持续增加效益、降低成本,做到增产增效并举。德州玉米示范点通过技术服务社会化、适度规模经营、全程机械化生产等,实现了人力节省,每亩减少5个工;第三,充分显示了强大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必须要做到技术、政策和行政措施相配套。根据不同年份的气候、灾害情况,制定针对性很强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并及时推广普及抗灾减灾技术,把技术、政策、行政措施融合起来,把技术的作用最大化。

玉米单产挖潜空间巨大 集成创新将向更高目标迈进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去年种植面积与总产分别达到5.27亿亩和2.18亿吨。但需求增长也更加迅速,供求压力逐年加大。未来如何加速玉米发展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资料显示,玉米作为碳四作物,理论产量远超1000公斤,增产仍有潜力。“我国在玉米品种和生产技术上还有较大的挖潜空间。”黄长玲非常自信地说。

在谈到单产提高对玉米总产的影响时,黄长玲仔细算了一笔大帐,“若按黄淮海地区约1.8亿亩的播种面积,通过推广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使玉米亩产增加100公斤,就相当于多种了3000万亩夏玉米,可多提供1亿人一年的口粮,全球70亿人每人可分到15个玉米。”

对于下一步中国农科院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攻关如何提质升级,陈萌山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完善玉米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模式。立足未来5-10年,在集成示范现有成熟技术的同时,要开展探索性的科学研究,为实现“吨半粮”甚至更高单产目标提供技术储备。二是要建立技术联盟。要将各级科研院所以及地方政府、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力量紧密联合在一起,集成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品种、最先进的技术。三要加强示范带动性。要把示范点做成技术先进、组织机制完善的点,做到全过程可示范、全过程可参观、全过程可学习,通过示范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展示科技的潜力,增强依靠科技支撑粮食增产的信心。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