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商品期货 > 高盛出售金属仓储业务背后的深意

高盛出售金属仓储业务背后的深意

期货日报2014年05月27日09:10分类:商品期货

核心提示:老牌金融机构纷纷退出金属现货领域和大宗商品领域,其原因除了来自于商业对手施压和政府监管力度加强之外,市场原因也在其中。可以预见,未来必然有中资机构在金属领域和大宗商品领域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排队现象:金融危机后LME的特有风景线

5月13日,LME首次发布了其全球仓库的积压情况报告,报告提到,嘉能可和高盛拥有的仓库排队时间已长达两年。这份报告的统计时间截止到今年4月底,报告显示,排队最严重的地方集中在四大仓储地点和三大主要的仓库运营商。其中最长的排队时间已经超过了两年(748个自然日),主要涉及金属铝,这个仓库位于荷兰弗利辛恩港,由嘉能可的仓储子公司运营。排队时间第二长的是位于美国底特律的仓库,排队时间为683天,该公司即隶属于高盛。其他金属方面,例如铜、铅、锌,弗利辛恩港仓库的排队时间为63天,底特律的排队时间为186天。

事实上,下游金属买家对LME库存现货提取周期过长的抱怨主要出现在金融危机之后。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巨大打击,下游金属使用商采购规模大幅缩减,导致LME库存金属大幅上升。由于LME库存仓库的所有权性质,致使部分大型机构从中发掘出牟利机会。LME目前在全球拥有700多家核准货仓,用于铜、铝、铅、锌、镍等各种金属的存储及交收。这些仓库分布在北美、欧洲及亚洲等地的33个港口与地区,其中32个存放可用于交割的铝库存。

LME仓储体系的重要规则

LME仓储体系有三条重要规则:

一是仓库所有权不归属于LME,具体的经营活动由不同的仓储公司负责。

二是LME仓库规定了每日的最低出库量。只要仓库达到了每日的最低出库量,即便仍有注销仓单积压,也可以放慢节奏,推迟出库。

三是LME仓单是卖方市场,如果买方不提出具体要求,经纪公司(作为仓单拥有者的代理)有可能交付不同品牌、不同仓库的货物。如果买方要求同一品牌、同一仓库的货物,买方可以向经纪公司提出串换仓单,把不同品牌,不同仓库的仓单串换成同一仓库同一品牌的仓单,但有可能还需要支付加价。由于仓储公司与卖方可能归属于同一个机构,交割地点与品牌又都由卖方来选择,这就使得一些暂时不想出货的贸易商,故意把交割地点安排在早已经排起长队的交割仓库,或者选择一些买方不方便拿货的地区,再由买方自己去调换仓单,从而达到拖延实物出库时间的目的。

在现行库存体系之下,对仓储公司而言可以获得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仓库租金收入。LME铝仓库租金2013年4月开始已经从每日每吨0.41美元提高到了0.45美元,上浮10%。按照LME总库存规模年平均数据测算,LME仓库光金属铝,单日的总租金收入就高达200万美元。在LME铝仓储的32个港口与城市中,美国底特律与荷兰弗利辛恩港的库存规模排名前两位,高盛的Metro和嘉能可的Pacorini分别占到这两个地区库存的80%和95%。

二是若仓储公司本身隶属于高盛这些投行,库存货物不属于它们,但已经被其他持货商用作向其融资的质押,那么对这些金融机构而言,从融资交易获取的利息又是一笔丰厚的收入。只要当前铝价维持远月升水的正向市场结构,银行为现货商提供的库存融资业务就有利可图。

三是如果仓储公司及库存货物都归属于某一金融机构,即仓储公司与持货商的身份发生重合,那么它们还可以获得如今在铝现货市场上的高溢价。以嘉能可为例,作为全球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其在第三方金属交易中(除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以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铝近40%、铜50%、铅45%、锌60%的市场份额都由其控制。全球最大电解铝生产商俄铝40%以上的产品也是销售给嘉能可,二者在今年已经签订了一份长达7年的长期销售合同,嘉能可在LME基准价格的基础上给予俄铝稳定的溢价,随后又可以转手在现货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售出。

事实上,海外市场上现货铝的高溢价盛行。投行机构一方面将自有的铝锭锁在LME仓库中,使实体市场上的现铝供应维持低位,保证现货铝的高溢价状态得以持续;另一方面,又可以在现货铝的溢价上升到一定水平时,随时抛售获取溢价收益。

正是由于在LME库存体系的运作中,仓储公司和持货商都能够为自身牟取一定的利益,才形成了如今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因此投行机构一方面作为LME股东参与经营管理,一方面参与市场交易,另一方面又热衷于购买仓库,在部分地区,高盛、嘉能可等机构旗下的仓库已经占到压倒性的份额。投行机构一手参与金属交易,一手把持上游库存,在金属市场兴风作浪。

市场压力:下游企业怨声载道,资本博弈逐步升级

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针对LME库存提货时间过长出现了18起投诉问题。其中8起投诉针对位于美国的库存提取问题。“排长队”现象在2010年曾经达到高峰。实际调查表明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部分持有单一种类金属大量库存的仓储机构。事实上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底特律与弗利辛恩港,并影响到约五分之一的LME注册铝仓单。排队问题在随后两年间都有反复,一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解决。从LME的仓库提取铝存库必须“排长队”,这激化了金属消费企业(可口可乐、波音、通用汽车等)和仓库所有者的矛盾(高盛、摩根大通、嘉能可等)。事实上,前者从未放弃与后者的利益争夺,矛盾激化到达政治博弈的层次。在2013年,美国司法部已经着手调查华尔街金属仓储行业,拥有仓储子公司的华尔街银行和主要交易商遭受大量质疑,指责认为他们在抬高金属价格。以波音和可口可乐为首的铝终端消费企业成立了联盟,通过各种手段向高盛等投行机构施压。但实际效果寥寥。

这一局面随着港交所完成对LME的收购而有所变化。由于此前LME对“排队现象”应对不力,曾经有下游公司将LME和高盛作为共同被告人被起诉,指其有“关涉铝价的仓储市场的反竞争和垄断行为”。港交所完成收购后,则大力开展行动,针对“排长队”出招。包括了前期的各项调查,并酝酿了新的库存管理规则,旨在降低金属出库排队长度。尽管4月世界第一大铝生产商俄铝提起诉讼后,LME的库存新规被英国高等法院判为“不公平”、“不合法”而被迫搁置,但LME依然强力推进其他方面的革新,包括推动仓库透明化运作。未来这一问题必然将得到解决。

监管压力:美国对银行特别是大型投行的监管更为严格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尽管有着各方面的原因,但究其背后,离不开大型投行在金融衍生品方面近乎失控的疯狂投机行为助推。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一直在酝酿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方案。2013年12月10日,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在内的五大金融监管机构批准了《沃尔克规则》,《沃克尔规则》以美联储前主席沃克尔命名,是2010年开始讨论的美国《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400项规则中最关键的一项。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美国金融机构与监管层之间博弈的阶段性结果,标志着美国金融业将面对更为严格的监管。欧洲方面同样在进行类似工作。

事实上投行机构和外资银行在港交所收购LME之后便一直在酝酿推出金属仓储业务,这也有来自政府监管压力的原因。不仅高盛,摩根大通也早在半年前就开始聆听买家对其仓储业务的报价,并将大宗商品业务部门出售给Mercuria。去年年底,大宗商品业务的五大金融机构之一的德意志银行也宣布,鉴于不断加强的监管压力对其大宗商品业务的利润形成冲击,将关闭全球大部分大宗商品业务。另一家商品金融巨头巴克莱也在4月宣布退出相当大部分的金属、农产品和能源业务。

自西向东:中国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影响不断加强

老牌金融机构纷纷退出金属现货领域和大宗商品领域,其原因除了来自于商业对手施压和政府监管力度加强之外,市场原因也在其中。由于宏观经济状况不佳,在糟糕的客户环境以及低波动率影响下,2013年前十大华尔街商品投行的利润下滑了18%,投行的参与意愿降低自然可以理解,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必须重视,就是中国在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商品领域的影响力。作为全球最大的黑色和有色金属消费国,中国也不断寻求扩大在金属市场的影响力,港交所完成对LME的收购即是应运而生的一个结果。今年4月,港交所宣布推出首批四只亚洲商品期货合约,均为现金结算,其中铝、铜及锌合约以人民币计价。这是港交所于2012年年底完成以22亿美元收购LME以来,首批推出的商品期货产品。其中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在增强人民币在金属领域影响力和增加结算比重的努力。在这一背景之下,外国投行机构纷纷退出,折射出一幅“东进西退”的画面。可以预见,未来必然有中资机构在金属领域和大宗商品领域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郭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