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现货 > 电商“跑马圈地” 能否助钢铁产业走出寒冬(2)

电商“跑马圈地” 能否助钢铁产业走出寒冬(2)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5月26日11:02分类:现货

核心提示:曾经风光无限、眼下“哀鸿遍野”的钢铁行业中,钢铁电商却逆势走红,吸引钢企和资本涌入电商平台。面对仍看不到复苏迹象的钢铁产业,电商能否成为拯救钢铁行业走出寒冬的“救命稻草”?

庞大的钢铁流通环节,成为电商大举瓜分的市场蛋糕。目前我国钢铁流通商总量达到20万家,钢铁业流通规模总量超过10万亿元。钢铁流通整体呈现的“散、乱、差”特点,加上时下整体行情,恰恰为电商崛起带来良机。

钢铁电商出现后,由于报价透明、成交透明,终端客户可以在各类平台上找到价格更便宜、距离更近、成交更方便的优质货源,打破传统钢贸企业“吃差价”的流通格局。找钢网CEO王东则认为,电商是传统钢材贸易模式的升级,电商与厂家利益一致,产品周转率更高等特点,使传统钢贸模式难以匹敌。

武钢现货公司总经理杜克林表示,钢铁从钢厂到终端客户,需经多层代理商层层分销,每吨中间代理费成本在50元到60元。网上交易能使中间代理环节能尽可能减少,“眼下钢铁行情,一吨钢铁降低10元成本,就能产生巨大获益空间”。

有别于一般消费品,钢铁等大宗商品在流通环节需要专业化的仓储物流,和强大的垫资支付能力支撑,这也是以往钢铁电商所遭遇的“瓶颈”。近期,沙钢参股的玖隆电商,不仅自建有物流园区,近期还获得华夏银行针对支付融资系统的3亿元授信。以玖隆电商为代表的钢铁电商平台,在资本市场参与补齐仓储、融资等“短板”后,已进入快速扩张期。

有专家预测,目前钢材在电商平台销量占比还不到10%,但未来有望提高到20%—30%。

转型也应根据自身特点

当钢铁行业整体进入微利时代,越来越多钢铁企业和钢贸商,寄希望于拥抱电商来走出困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当前钢铁行业生产方式须转变,流通须精细化,诚信体系须建立,以此解决产能过剩、物流成本高、债务链等问题,而钢铁行业发展电商很大程度上能解决钢铁行业的这些“痛点”。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新技术研究院院长程明教授说:“电商可解决部分标准化产品销路问题,若要解决钢铁行业顽疾还为时尚早。”程明表示,我国钢铁产业当前主要矛盾依旧是整体产能过剩。技术含量不高,主营线材等低端产品的企业,即便借助电商渠道降低成本,暂时挺过难关后,依旧还得面临市场重组和淘汰的阵痛。

此外,钢铁电商平台本身也存在“过剩”问题。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公开表示,目前工信部关注和支持的钢铁电商平台大约有30家,竞争非常激烈,未来几年,剩下的具有影响力的钢铁交易平台可能是三五家。

相关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钢铁企业更应加快产品创新升级,减少产品重复低水平竞争。同时钢铁厂商和钢贸企业也切勿盲目一窝蜂参与电商平台建设,谋求转型也应根据自身特点,找准产业链中位置,避免重蹈“看好—涌入—困境—重组”的覆辙。(完)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