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商品期货 > 豆油价格下跌 豆类中长期仍将偏空

豆油价格下跌 豆类中长期仍将偏空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5月06日14:04分类:商品期货

核心提示:分析认为,豆油原料价格下降不会直接影响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不会出现哄抢囤货导致价格上涨的情况,豆类中长期仍偏空。

新华08网广州5月6日电(冯璐 杨召蒙 吴燕婷)受南美大豆产量增加预期及兑现影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下跌。年初以来,国内一级豆油价格从8900元跌至7200元/吨,累积下跌1700元/吨;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09合约从8874元跌至7200元/吨,累积跌幅19%;小包装油价格降幅达12.5%,原因是豆油原料成本大幅回落,终端食用油价格也逐渐进入下降周期。分析认为,豆油原料价格下降不会直接影响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不会出现哄抢囤货导致价格上涨的情况,豆类中长期仍偏空。

豆油原料价格回落 品牌食用油掀降价潮

今年年初开始,市场上豆油原料价格逐渐回落。从国际看,油脂原料期货价格早已开始下跌。国内进口大豆原料价格自去年10月开始大幅下跌,港口CNF价格从650美元/吨跌至近期的550美元/吨,跌幅15%;国内豆类期价整体也跟随美豆宽幅震荡,其中连豆粕与美豆走势较一致,连豆油受需求疲弱、去库存化停滞及未来南美大豆到港预期增加等利空压制,近期下破7800元/吨一线支撑,继续下探寻底;豆一走势相对独立,在收储政策支撑下,9月合约保持在4730元/吨一线上方震荡。

调和油的主要原料棕榈油价格下跌更明显,从今年年初的7500元/吨以上跌至目前的6000元/吨以下。中华油脂网数据显示,4月28日广州地区24度棕榈油贸易商报价仅5580元/吨左右。

终端食用油价格也进入下降周期。豆油价格跌至近两年低点,从8800元/吨回落到7700元/吨左右,降幅12.5%。而目前豆油约占我国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40%,豆油价格下调,其他食用油也跟着调价。

商务部5月3日的数据显示,4月22日-28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油零售价整体回落。其中豆油价格比前一周降0.2%,菜籽油和花生油价格均降0.1%。南京、武汉和贵阳地区豆油价格降幅居前,分别降1.3%、0.9%和0.7%;南京、郑州和乌鲁木齐地区菜籽油价格降幅居前,分别降1.5%、0.7%和0.7%;乌鲁木齐、南昌和兰州地区花生油价格降幅居前,分别降0.9%、0.7%和0.6%。

广州价格信息网显示,五一期间,超市对食用油的降价促销活动有所增加。如华润万家销售的4升鲁花压榨一级花生油、5升2代鹰唛实惠装花生油、5升多力葵花油促销价分别为109.9元/桶、95.9元/桶、83.9元/桶,较原价分别下降11.94%、25.37%、12.5%。

国际国内双重因素致豆油价格下跌

从国际看,受南美大豆丰产影响,全球大豆库存上升。“全球大豆总产量从3月预测的2.68亿吨上调至2.7亿吨,大豆期末库存也相应上调。而巴西和阿根廷截至4月大豆仅到港约350万吨,未来5个月将有约2850万吨的到港量,庞大的供应将压制国内豆类价格”,上海中期期货研究员朱罡说。

此外,“近期美国和欧洲经济形势低迷,导致生物柴油消费力下降,也打压大豆价格下降。”中国国际期货广州营业部农产品研究员招泳勤说。

从国内看,一方面随着南美大豆到货量提升,国内大豆供求关系由偏紧向偏松转换,油厂成本转嫁压力减少。

另一方面,库存高企也使油脂价格继续承压。据汇易网统计数据,截至4月23日,我国主要港口豆油库存为95万吨,后期随着天气转暖,我国豆油消费进入淡季,后期豆油市场面临去库存化阶段。

国都期货农产品期货分析师鲁娟表示,库存高企及消费淡季来临使豆油基本面保持弱势。

对市场终端食用油价格,朱罡表示,“去年10月,豆油、小包装调和油原材料价格跌幅就已很大,但当时终端消费下跌尚不明显,而随着成本继续下降,小包装终端消费价格现在也开始下跌。以金龙鱼为首的企业,通过下调价格刺激消费,属于正常经营行为。”

豆类期价未来仍偏空

谈到对相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时,朱罡表示,大豆作物的种植周期和加工条件决定了其短期内不可能对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造成直接影响,不排除大豆降价可能带来减产等长期效应,但总体上,此轮价格波动还是局限在从大豆到食用油的产业链循环上,影响不会进一步外扩。

“油脂类消费具有刚性和理性的特点,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需求有限,加上储存条件限制,不会出现抢购局面,同时,豆油也有定量储存的特性,投资商只能有限度地购进并很快出手,不会出现哄抢囤货导致价格逆势上涨的情况。”朱罡说,目前,豆油和调和油价格已分别下调15%和11%,继续下调刺激需求的效果不明显,因此食用油企业大规模价格战发生的概率也较小。

对于大豆后期走势,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报告显示,5月南美大豆出口至少有望达到1000万吨,远高于上年同期的960万吨。而南美大豆约60%是出口到我国,届时豆油原料市场价将受较大影响。

多家机构研报显示,随着南美大豆出口装运量的上升,国内大豆平均到港成本将下降,供求关系由偏紧向偏松转换,油厂成本转嫁压力也相应减少。豆油合约上,前期空能已有释放,下方空间收窄,但基本面利空,豆油难以形成有效反弹。豆一合约上,收储结束,现货市场购销仍清淡,预计将以偏弱震荡为主。

招泳勤表示,由于连豆已在较低价位,大幅下挫概率已较低,但整体利空气氛还未消散。

如果按照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估,下半年度中国需进口3540万吨大豆,平均月进口量590万吨,年内国内大豆供给量将适中。对此,上海中期期货研究所研报认为,就中长期看,中国进口需求的回落将抑制国际大豆均价,从而降低大豆进口成本,油厂成本压力减轻,会相应增加开工率,挺粕意愿也将有所下降,中长期会对豆粕、豆油现货价格形成一定压制。

豆油本身不具备吸引市场做多资金。朱罡表示,大豆期货目前处于寻底阶段,国内大豆要实现去库存化,需约2个季度时间。再加上未来大豆的集中到港,中长期豆类将偏空。

[责任编辑:山晓倩]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