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全球最大锌生产商之一减产50%!沪锌涨停、伦锌创逾14年新高 金属板块大放异彩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4日电(左元、吴郑思) 在化工品板块全线回调之际,金属板块从13日夜盘时段起“大放异彩”:伦铜再度向一万美元/吨关口发起冲击,伦锌一举冲破3400美元/吨关口。

受此提振,14日国内日盘时段,以锌和铜为代表的基本金属也大幅飙升。其中沪锌封板涨停,并刷新2018年3月以来新高至25700元/吨。

机构普遍认为,基本金属价格的“突然”拉涨,主要受到供应端因素的刺激,加上美元回落等其他因素影响,金属价格或维持偏强。

全球最大锌金属生产商宣布减产 锌价应声大涨

欧洲锌金属生产商Nyrstar周三(13日)表示,从当天起减产高达50%。Nyrstar在声明中表示:“近几周来,电力成本大幅上升,电力部门排放的碳成本负担转嫁到工业和国内客户身上,这意味着,在经济上,电厂满负荷运行已不再可行。”

资料显示,Nyrstar属于托克集团(Trafigura Group)旗下,是世界上最大的锌金属生产商之一。据了解,其三家冶炼厂产量合计70万吨,所占份额超过全球5%。减产50%相当于影响全球约2.5%的全球锌产量。

这一消息,也开启了锌价近两个交易日的飙升之路。截至14日发稿时,伦锌一度刷新2007年7月以来新高至3637.5美元/吨,两个交易日累计最大涨幅超10%。A股市场上,锌相关个股也大幅上涨,株冶集团、锌业股份、罗平锌电等悉数涨停。

限电引发金属供应担忧

过去一年,欧洲电力成本的飙升远远超过了工业金属价格的反弹幅度,即使金属价格也接近多年高位,但部分生产商仍因成本大幅飙升而陷入亏损。

在当前全球能源紧张之下,高耗能的有色金属的供给收缩在全球范围内屡见不鲜。上周,因电价太高,科索沃某镍铁冶炼厂宣布暂停生产,荷兰铝生产商Aldel也将从本周开始限产。印度的电力更为紧张,印度锌供给约占全球6%,目前已有电厂煤尽关停的消息,不排除会波及印度锌的生产。

上海钢联有色事业部联席总经理李琦告诉新华财经,欧洲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快速上涨,电力短缺,开始出现限电,由此导致的减产是锌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上涨的持续性要看减产多久,目前不太好评论欧洲能源紧张什么时候会缓解。若电力紧张短时间难以缓解,可能会改变全球锌供需平衡。”她认为。

国内方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湖南、云南等地区的锌冶炼行业均面临因限电缩减产量的问题,据大有期货分析,限产幅度在20%-40%,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湖南、云南两省锌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近期锌价的强势上行也将带动伴生金属铅及铜价格的上行。

不过,能源紧张对锌下游需求也不容忽视,限电对于下游镀锌和压铸也存在明显影响,据了解,上周镀锌开工和产量均有回落,锌锭库存小幅回升。这也使得机构对锌价急涨的持续性有所怀疑。

国投安信期货分析认为,国内锌市供求两淡,且需求端受宏观、消费下滑的负面影响在盘面反映有限,四季度市场难以看好精锌消费。反映在定价上,市场已在主动上调沪锌震荡重心,但策略多以偏高位震荡为主。同时,供需双弱下,库存及现货升水指引性将增强,沪锌各合约间已转为平水、小正向市场结构,沪锌本身冲高动能正在转弱。

光大期货也表示,虽然沪锌短期内有保持强势的可能,但中长期并不存在持续走高的基础,不建议盲目追高。

金属全线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除锌之外,铜、铅、锡等有色金属以及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也出现了较大涨幅。其中沪铜主力合约日内一度大涨近5%,至73630元/吨。

有贸易商人士表示,前阶段国内部分地区限电,对铜上游冶炼企业影响并不明显,倒是部分下游铜杆、铜管企业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影响。不过,随着近期一系列保供措施密集出台,国内限电的状况明显缓解,铜下游需求回升成为大概率。从现货市场表现看,据上海金属网,14日,尽管铜价大幅走高,但现货市场贴水扩大激发部分下游消费情绪,消费回暖,中间商也积极出货。

与此同时,铜显性库存持续走低,但近月合约持仓仍高,市场对伦铜逼仓的担忧也推涨铜价。交易所数据显示,10月14日,LME铜库存续降4550吨,总库存降至18.7万吨。受伦铜库存偏低影响,0-3现货升水飙升至108.5美元/吨。

此外,美元指数隔夜显著回落也利多金属市场。在隔夜美国通胀数据出炉后,美元指数高位回落,并在14日欧洲时段跌破94关口。受此提振,国际现货金价时隔一个月再上1800美元/盎司关口,银价在隔夜涨近3%的基础上日内再涨超1%。

SME信息研究中心分析认为,今日锌市因海外冶炼厂减产导致国内价格直接涨停,有色板块情绪走强带动铜价亦快速拉涨,伦铜上涨再次逼近1万美元关口,而13日公布的社融数据显示专项债发债规模超预期,后市需求或保持韧性,铜市低显性库存对当前价格支撑作用显著,短期市场继续跟随宏观情绪运行。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