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收期间小麦市场四大运行特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0月09日09:38分类:现货

新华财经郑州10月9日电(记者闻有成 分析师张荣胜)记者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了解到,今年夏收期间小麦市场运行特点:

一、市场化收购与托市收购并驾齐驱

今年夏收主产区六省有三省启动了托市收购,但“启而不动”现象突出,市场化收购基本担当者收购的主力军角色。而今年夏收由于市场压力较大,再加之小麦质量较好,主产区六省不仅全部启动了预案,而且托市范围扩大,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数量大幅高于上年,小麦市场基本呈现为市场化收购与托市收购并驾齐驱的局面。

截至9月2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6818万吨,同比增加2067.2万吨。其中:江苏收购1241.2万吨,同比增加222.7万吨;安徽收购1032.3万吨,同比增加502.4万吨;河南收购1939.2万吨,同比增加879.2万吨;山东收购1070.3万吨,同比增加211.2万吨;湖北收购158.7万吨,同比增加8万吨;河北收购688.9万吨,同比增加237万吨。

市场预计,截至9月30日集中收购结束,六大主产区小麦收购量总量应在7100万吨左右,其中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在2000万吨左右,托市小麦收购在总体收购量中占比较上年增加。

第二、政策托市向托底转变更加明显

相比往年,今年托市收购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一是托市收购启动的时间延迟,反映了国家强化市场化收购的导向。二是“精准托市”,预案启动梯次推进,为多元主体市场化收购留出空间。

由于今年夏收小麦市场压力较重,今年主产区六省尽管均实施了托市,但根本的目的仍是解决小麦价格偏低,守住“卖粮难”底线,保护农民利益,政策收购也已由过去的托市转向了托底。

客观地讲,夏收期间,随着主产区托市收购范围的不断扩大,政策收购对市场底部有一定支撑,小麦价格持续下滑的态势基本遏制,但对小麦价格提振推涨作用相对有限,往年 “一托就涨”“一托就灵”的现象在今年并没有出现。

第三、区域、品种差价较上年同比缩窄

由于今年主产区小麦质量普遍较好,南北小麦差价缩窄,

跨区域小麦流通数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截至9月底,河北衡水、山东德州一等普通小麦收购价分别为2330元/吨 和2310元/吨,江苏徐州为2300元/吨,南北小麦差价仅为10—30元/吨。

今年优质小麦产量增幅较大,供给充裕,再加之市场没有政策收购的支持,其行情走势不仅逊色于普麦,而且优普小麦之间的差价也降至近年新低,有的地方优麦甚至卖成了普麦价格,一向优质小麦狂受追捧的现象今年没有出现。

截至9月底,河南郑州“郑麦366”优质小麦收购价2370元/吨,山东菏泽“济南17”优质小麦收购价239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优质小麦收购价2410元/吨。华北地区优质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2400元/吨,比去年同期的2707元/吨下降307元/吨;优普小麦价差为112元/吨,比去年同期的250元/吨下降138元/吨。

第四、夏收期间政策拍卖基本暂停

为给新麦市场营造良好的收购环境,今年国家在不断扩大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范围的同时,自7月11日起暂停2014年-2018年产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目的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为新小麦收购让路,为市场腾出更多的空间。

国家临储进口小麦与跨省移库小麦销售虽然照常进行,但由于粮源存储年代较久,质量不佳,成交率不高。另外,尽管自8月5日开始对专场销售的2013年进口小麦拍卖底价再度下调,但整体看成交情况变化不大,对夏收小麦市场影响有限。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