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北京低碳所:打造一流清洁能源创新平台

经济参考报记者李新民 实习生王安 北京报道

“神华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低碳所)成立5年间,已申请专利200多项,并成为国家能源局确立的国家能源煤炭清洁转换利用技术研发中心。”神华集团总经理凌文12月3日在京表示,低碳所正在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储备基地和国际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平台。

凌文同时要求,低碳所须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要在未来绿色煤炭技术研发和应用、煤化工催化剂技术集成供应、煤基功能材料技术研发、水处理技术、太阳能技术和储能等分布式新能源技术以及煤制氢应用技术开发等6大领域获得新突破。

成立低碳所:承载神华清洁发展梦想

12月的北京寒气逼人,在位于昌平区温榆河畔未来科技城的神华北京低碳所的会议大厅里却气氛热烈。一个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为主题的科技论坛在此举行。

神华总经理凌文博士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称,“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供应商,如何实现低碳发展、清洁发展,这是神华集团多年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也是神华成立低碳所的初衷。”

“诚如斯言。寻求低碳清洁发展是几代神华人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神华集团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部部长孟坚在接受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神华集团前任董事长张喜武博士很早便提出“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命题;而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华集团现任董事长张玉卓则为神华谋定“打造国际知名清洁能源供应商”的发展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低碳所便承担了神华集团这一个梦想。

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如何实现低碳清洁发展的目标?凌文认为,一方面是要推进传统煤炭能源的清洁化利用;另一方面是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凌文说,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未加处理直接燃烧,就是高污染高排放的低端高碳能源,而经过洗选提质、清洁燃煤技术处理即“近零排放”机组发电,或经过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清洁煤基化工处理,就可以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煤炭就变成了高端绿色能源、绿色资源;同时,我国也是风能、太阳能、页岩气等清洁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神华集团近年来在风电、太阳能发电、氢能利用以及页岩气开发等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力度不断加大。

“神华集团正在从一个传统煤炭企业向清洁能源企业全面转型。要完成这一历史性转型最需要的便是科技支撑。”凌文强调说,正缘于此,低碳所在2009年12月成立之初便确立了自己的技术发展路线图:即打造一个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及创新者平台,重点推进传统煤炭清洁低碳化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致力于风能、太阳能、储能及智能电网等新兴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低碳所不仅承载着神华集团清洁发展的梦想,同时也寄托着国家领导同志科技创新的厚望。习近平总书记、李源潮副主席曾多次接见低碳所专家;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专程赶赴低碳所调研。李源潮则提出要把低碳所建成中国低碳清洁能源领域的“贝尔实验室”的殷切期望。

建立新机制:打造国际高端人才特区

据孟坚介绍,低碳所成立之初便聘请21名国际能源化工领域顶尖科学家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学术技术委员会”,用以指导低碳所科研工作。其中包括:2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11名美国工程院院士;2名美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作为低碳所决策机构及“外脑”,提供学术指导和咨询评估。担任学术技术委员会主任的是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三院院士”(美国工程院、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黎念之。

低碳所所长同样大名鼎鼎——首任所长卡洛斯,是国际燃料及石化行业领袖大奖获得者,曾任美国著名科研机构霍尼韦尔UOP公司首席执行官;第二任所长迈克·戴维斯,是世界清洁能源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曾任美国国家能源部副部长;现任所长卫昶,曾任美国通用电气全球水处理技术总监、通用电气水处理大中华区总经理。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