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商品期货 > 玉米期货探索服务“三农”新路

玉米期货探索服务“三农”新路

上海证券报2014年09月24日10:01分类:商品期货

核心提示:农民既在粮食上市初期得到了保底价,也能享受后市粮价上涨带来的更多收益,并节省了仓储费用、减少了粮食损耗。而期货经营机构则采用复制期权的替代方式转移了风险。

“玉米期货价格灵敏有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农户和产业企业的广泛关注;同时玉米期货已成为产业企业管理风险的重要工具。”大商所负责人在2013年的玉米产业大会上表示。这句话的背后,则是自2004年9月玉米期货在大商所恢复交易以来,累计2.57亿手的成交量,20多万个参与客户、其中2000多个法人客户的积极参与,和更为广泛的市场主体对期货价格的利用。

从农户到企业、从经营者到政策制订者,玉米期货价格都广受关注,玉米期货已成为玉米市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主体市场经营的利器——玉米期货市场运行和发展的十年,是服务“三农”和玉米产业及配合服务市场调控的十年。

“千村万户”成“三农”服务抓手

2005年,大商所在总结多年来服务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基础上,开始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开展“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免费对东北种粮农民、基层干部和现货企业负责人开展包括期货知识在内的现代市场知识培训,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和发放信息刊物等方式,为农民免费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引导中介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农户、期货+订单” 模式的试点,带动种粮农民步入现代市场,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来自大商所的统计,从2005年至2013年,大商所联合会员单位在东北累计培训农民、农合组织负责人、农业系统干部(含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及营销人员超过7万多人次,短信发送量接近1300万条,接听咨询电话已经超过70万人次,并初步探索出诸如平东粮库、九三、勃利、克山等多个期现结合的订单农业模式试点。

从银河期货的“三农”服务之路即可窥见相关工作的推动情况。“自2005年参与大商所‘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以来,期间我们踏遍东北的大小乡村,向当地农户、贸易收购企业、加工企业介绍玉米和大豆期货,并为市场主体提供利用期货市场信息的渠道和方法。”银河期货研究中心总监冯洁说。她告诉记者,中国农业生产呈弱、小、散的特征,农民个体资金量小、种植规模有限、抗风险能力低、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等,决定了绝大部分农民只能利用期货价格,或者由合作组织将农户组织起来,通过龙头企业间接参与期货市场转移风险。

如今,大商所“三农”服务又有了新的深化方向,开始从交易所和会员单位单打独斗搞培训、搞信息服务、搞试点,到现在依托政府部门举办高端论坛,借助政府平台搞培训、搞信息服务;并将随着农合组织以及期货公司现货子公司的逐步发展和业务深化,继续探索利用期货市场开展订单农业、新型“粮食银行”的新模式。

“二次点价+复制期权”促农户增收

2013年,在大商所的支持下,新湖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上海新湖瑞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新湖瑞丰)联合锦州义县当地收储企业与合作社、种粮大户试点“二次点价+复制期权”的义县模式,探索“三农”服务新路。

这一模式下,农民在玉米上市初期,将粮食销售给新湖瑞丰,后者先按保底价核算的货款支付给农民。同时在未来一段时期,如果粮食价格出现上涨,农民有权力在某一天要求“二次点价”,新湖瑞丰将此阶段粮食价格上涨的一部分市场收益再返给农民,如果粮食价格下跌,则农民仍然享有保底价。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则通过玉米期货复制的场外期权,将粮食价格涨跌风险进行对冲。

2013年12月15日约定点价时间结束时,由于当周玉米价格下跌,合作社未进行二次点价,新湖瑞丰按照收购日至最后点价日期间锦州港日成交价均价计算出最终结算价格,该价格较收购入库日价格上涨15元/吨,新湖瑞丰按价差向合作社发放了15元/吨二次点价补偿款。

对于二次点价收购的玉米,由于农民拥有二次点价权,传统的期货市场卖出套保仅能规避价格下跌风险,若价格上涨则会带来采购成本提高的风险。因此新湖瑞丰选择了“卖出期货+买入看涨期权”的组合来规避玉米价格双向波动的风险。具体操作上,新湖瑞丰在卖出期货合约防范价格下跌的同时,通过计算各种风险值及其变化,不断买入玉米期货合约并不断平仓的方式复制看涨期权。即在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逐渐买入相应的期货合约,并在下跌的过程中通过风险值的变化而平仓相应数量的多头头寸。在操作上这将导致新湖瑞丰买入成本不断升高,但该成本相当于买入看涨期权时支付的期权费。此次复制期权操作至2013年12月15日农民的“二次点价”时间到期,公司用于复制期权的头寸全部平仓。

通过上述试点,农民既在粮食上市初期得到了保底价,也能享受后市粮价上涨带来的更多收益,并节省了仓储费用、减少了粮食损耗。而期货经营机构则采用复制期权的替代方式转移了风险。

历经十年,玉米期货已经深深烙入产业企业的经营之中,“指南针”、“避风港”这一传统的期货市场功能表述已不能穷尽期货市场给企业带来的现实作用。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和实体经济仍任重而道远,今天的大商所,在玉米衍生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方面还在持续探索,正努力通过新产品、新工具创新和做精做细老品种,与会员单位及各界人士一道,为玉米产业链企业及各类投资者提供更好的避险服务,为玉米产业稳步健康发展而努力前行。

记者 朱贤佳 编辑 龚维松

[责任编辑:郭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