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现货 > 改革第三板斧抡向谁:原油进口权or期货上市(2)

改革第三板斧抡向谁:原油进口权or期货上市(2)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8月05日09:30分类:现货

核心提示:不到三个月,连续出台两项重大改革举措,石油史上少见。但石油市场化进程远未结束,充分竞争的条件还不成熟,改革仍将继续。那么,随后的第三板斧会抡向谁?是地方炼厂长期呼吁的原油进口权的松动?还是期货界不断索求的原油期货上市?

原油期货造势二十年  上市是否可期?

从1993年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原油期货合约至今,二十年已过。在此期间,国内外期货界一直以亚洲地区缺少石油定价权为由,力推原油期货上市。1994年,运行不到一年半的上海石油交易所原油期货交易被叫停;2004年,运行两年的新加坡交易所原油期货交易终止;如今,东京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交易也冷冷清清,命运多舛。

对于在国内上市原油期货交易,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对记者表示,从技术层面看,任何一个交易所上市原油期货都不存在问题,关键是谁来参与交易,交易主体是谁?现在的市场格局是:国内几大油都是自产自销,没有多余的原油进入市场。国际上的很多油都是按照公认的定价机制和基准油签订长期协议,机制外的交易很少。推出期货交易的先决条件是要有现货交易的基础,行业竞争要充分。目前,国内进行原油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暂不具备。

关于期货交易与定价权,有关专家表示,石油交易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使现在我国有期货交易,离定价权和话语权也还很远。燃料油期货交易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燃料油也很市场化,但结果怎么样?根本没有定价权。日本商品交易所尽管每天都公布原油交易结算价格,但期货合约最后交割价格依然参照美国普氏和路透公布的原油价格,更谈不上对日本进口原油价格产生影响。

定价权和话语权与经济体自身的经济实力、货币国际化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密切相关,特别是当今的石油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作为进口和消费大国,中国与美国在定价能力方面差距还很大,不仅仅是有无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问题。

目前来看,地方炼厂已今非昔比,原油占比也在不断上升,或许进口权的松动时机日益逼近。推出期货交易获得定价权的愿望虽好,也许条件尚不成熟,还需作出长久的努力。石油市场改革的第三板斧抡向谁,市场拭目以待。(完)

[责任编辑:山晓倩]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