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助力胶农增收脱贫——精准扶贫的金融扶贫样本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10月18日11:36分类:期货快评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陈云富)“有了橡胶的‘期货+保险’价格保险,胶价低了也有保障。”云南西盟县勐梭镇里拉村胶农罗玲告诉记者,村民都希望家里的胶林能永远的“保下去”。

今年是我国“期货+保险”启动试点第四年,短短几年时间,“期货+保险”启动之初业界普遍担心的如何让农户接受这一保障产品“初战告捷”,价格保障带来的实质性收入上升提高了胶农参保的积极性,也极大助力贫困地区农户增收脱贫。

罗玲说,因为10年前看到村里农户卖胶收入高,就把自家土地的绝大部分都改种了橡胶树,总共60亩,然而近几年开始收割时却发现,橡胶价格大幅下跌,卖胶的收入甚至不够支付请人割胶的工资。

天然橡胶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但橡胶树的种植期长,价格波动大,从种植到割胶,长达7-8年,期间加上日常管理的投入,以及必要的化肥、农药等支出,如何在开始产胶后能卖出好的价格,以覆盖前期的投入和价格低迷期间的影响,是各方都希望解决的难点。

在橡胶种植区,一些胶农也表示,尽管近年外出务工成为“潮流”,但如果橡胶收入能得到保证,更希望参与橡胶的种植。“一方面是外出务工对年龄较大的村民有一定限制,另一方面,种植橡胶也能更多照应家庭。”云南省永德县崇岗乡军捞村胶农盛玉农说。

随着橡胶“保险+期货”项目覆盖面的扩大,盛玉农的期待正在变成现实。“在胶价高的年份,种植橡胶的收入就能达到6-7万元,近年来则大幅下降到1万元左右。”盛玉农说,今年由于参加保险项目,割胶的收入加上保险公司的赔付,总收入应该在正常卖胶收入的3倍左右,虽然不及收成较好的年份,但大幅提高了总体收入。

橡胶行业的“期货+保险”,是在传统的农业价格保险外,保险和期货公司联合创新的一种新保险模式。

业内人士介绍,具体流程是胶农向保险公司购买价格保险,保证最低收益,保险公司则将面临的风险通过向期货公司购买看跌期权的形式进行转移,期货公司则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实现价格风险的转移和对冲,形成各方受益、风险分散的闭环。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贺军表示,“保险+期货”不同于传统农产品价格保险之处在于风险转移到了期货市场。“传统的农产品价格保险是农户和保险公司的闭环,保险公司每年收取的保费,希望能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实现盈亏平衡。”申万智富总经理何小明表示,换句话说,保险公司的赔付资金来源都是其他未获理赔客户的保费。

而“保险+期货”的模式,更多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对风险进行了分散,无需保险公司考虑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来实现平衡,有利于降低保险费率,降低农户的保险成本。

在橡胶市场,作为上市品种,上海期货交易所在2017年启动“保险+期货”试点基础上,2018年继续加大投入,资助农户保费,支持保险和期货公司参与项目32个,计划投入资金7200万元,挂钩天然橡胶现货量8万吨,覆盖了海南省、云南省20个贫困区县,其中16个为国家级贫困县。

五矿经易期货总经理张必珍表示,在西盟县第一期赔付中,包括2274户建档立卡户在内的4284户胶农受益,获得赔付的476万余元,相当于胶农收割的胶水折合成干胶每吨比市场平均价多卖出1034元。

业内人士也表示,随着“保险+期货”获得市场认同,到目前,这一模式逐渐衍生出多个创新版本:订单+保险+期货、农户缴纳一定保费的保险+期货、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的保险+期货,以及可以保涨的产品等。

贺军表示,下一步交易所一方面将持续稳步扩大“保险+期货”项目试点的规模,扩大参保人数和覆盖面积,另一方面将以实践为基础,积极探索创新我国“保险+期货”试点的完善路径和运行模式,力争建立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机制,为脱贫攻坚贡献期货业的智慧和力量。(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