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商品期货 > 两个棉花“保险+期货”试点落地

两个棉花“保险+期货”试点落地

期货日报2016年11月11日08:57分类:商品期货

核心提示:日前,郑商所两个棉花“保险+期货”试点在新疆和湖北相继落地。

日前,郑商所两个棉花“保险+期货”试点在新疆和湖北相继落地。

11月2日,新疆首个“保险+期货”创新试点签约仪式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举行,中国人保财险与南华期货全资子公司南华资本签订棉花“保险+期货”创新试点合作协议,同时向25户棉农签发棉花价格保险投保单。11月3日,南疆产棉大县巴楚县9户棉农也签订了“保险+期货”试点保险合同,其中包括多户维吾尔族棉农。

据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的政策精神,以及证监会关于资本市场支持新疆发展及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要求,郑商所积极引导和支持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在新疆开展棉花“保险+期货”试点建设工作,并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优先开展试点。喀什棉花试点便属于2016年郑商所支持的10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之一,试点覆盖的莎车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试点建设过程中,郑商所支持资金用于补偿棉农的保险费用,在保证棉农种植利益的同时降低其初期参与负担,实现支农惠农目的,履行扶贫社会责任。

南华期货则充分利用其风险管理公司衍生品团队的专业优势,为棉花价格保险上了一个扎扎实实的“再保险”,为棉农保险合同履约提供了充分保障,为贫困县棉农的收益提供了有力保护,极大调动了当地棉农的参与热情。据介绍,原试点方案中设计的1000吨皮棉投保量远不能满足当地棉农尤其是维吾尔族棉农的参与需求,为此,试点组织方在签约现场临时调增了维族同胞的投保数量,扩大了试点项目的受惠面。

南华资本场外衍生品专家表示,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新疆大部分棉农的收入往往取决于当年天气环境及政府补贴。这一境况不仅给政府带来巨额财政负担,也无法对棉农基本收入形成有力保障,进而影响到棉花的稳定供给。因此,稳步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探索设计适当的棉花价格保险产品,具有十分重大的政策意义和操作价值。日前,在中期协组织召开的“推动期货行业服务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动员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提出了“立足行业特色,发挥期货行业精准扶贫专业优势”的要求,可以说,喀什棉花试点在这一方面率先取得了突破,为改革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11月9日,长江期货与中国人寿财险湖北省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联合通过“保险+期货”业务模式,为湖北黄梅银丰石流港棉花专业合作社提供棉花期货价格保险,以增强企业价格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经营效率。据了解,这是湖北省落地的首个棉花“保险+期货”试点项目。

长江期货董事长谭显荣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保险与期货有天然的合作基础,“保险+期货”是金融服务“三农”模式的再升级。通过“保险+期货”模式,投保的合作社或涉农企业,可以提前锁定种植棉花等农作物的保底收益。当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时,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仍然可以获得约定价格的收入。随着“保险+期货”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和试点数量、范围增加,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将会获得更丰富更有效的价格风险保障。

中国人寿财险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夏良表示,湖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棉花、菜籽等都是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从种植生产到加工销售涉及的主体很多,顺应市场需求,及时开展“保险+期货”试点,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经营,同时也将实现保险、期货和实体企业的三方共赢。

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创新机制,“保险+期货”的跨界合作对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有积极作用。谭显荣表示,期待政府部门能更多地参与进来,对“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可借鉴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推动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和完善,扩大农业保险项目覆盖范围和补贴额度,以农业保费补贴的形式引导、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投保价格险”。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