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现货 > 玻璃市场价格“新洼地”那些事儿

玻璃市场价格“新洼地”那些事儿

期货日报2014年12月04日10:16分类:现货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频频遇冷,玻璃需求增长放缓,玻璃价格一路下滑,再加上各地区生产成本上升不均等因素促使玻璃价格的“洼地”也出现了转移。

从2012年12月3日上市至今,玻璃期货已平稳运行整整两年时间。在这期间,市场格局不断变换,而近期,玻璃市场又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

“新洼地”诞生 风向标易主

当前玻璃市场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华中价格赛沙河,价格洼地易新主。”

正是基于价格上的优势,华中地区成为了现有玻璃市场新的风向标,越来越多的市场注意力逐渐由沙河移向了该地区。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频频遇冷,玻璃需求增长放缓,玻璃价格一路下滑,再加上各地区生产成本上升不均等因素促使玻璃价格的“洼地”也出现了转移。

“目前来看,玻璃市场由北到南价格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与此同时,各区域升贴水变动幅度不大,使得以往受到追捧的华北及沙河地区的玻璃价格优势不再。”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黄桂亮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从当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华中地区的相对价格优势已慢慢凸显出来。

记者了解到,在玻璃期货上市初期,玻璃市场主要以华北地区沙河价格作为盘面现货基准价。但在2013年5月首次升贴水调整后,华北地区贴水扩大30元/吨,华中地区升贴水不变,造成了华中地区盘面的现货价较华北更具有优势的局面。自2013年6月后,华中地区现货盘面价一直保持最低,市场也转为多采用华中地区作为现货基准地。

“沙河市场之前是市场最主要的卖方,也是市场中最主要的价格洼地,该地区的玻璃往华中地区输送可以拉低当地的价格。但现在来看,如果沙河地区的玻璃价格无法突破长利等一些华中地区的玻璃厂家价格,就很难更好地拓展市场,也难与长江流域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张驰表示,这也是为什么华中地区会成为当前玻璃市场上重要标杆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对于现货市场来说,由于近几年华中地区玻璃产能增长的幅度较大,当地玻璃价格迅速下滑。有着“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凭借地理和交通优势,使得当地玻璃市场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据了解,湖北省是国内重要的浮法玻璃生产与销售集中地,目前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17条,其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8%左右。当前境内共有武汉长利,武汉明达、荆州亿钧等7家浮法玻璃生产企业。

得益于资源与交通优势,湖北同样也是玻璃需求与流通中心,省内有一定规模的玻璃加工企业达到120家以上,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武汉境内。大小玻璃贸易商遍布在全省各地,贸易企业呈现出零星分布、三五聚群的区域特征。

“从销货渠道上来看,湖北的玻璃东可以到上海(船运),南可以到广州(汽运),西可以到重庆四川(船运和汽运)。”武汉长利副总经理张山高介绍说,相较于其他大多以内销为主的玻璃地区,华中地区的销售渠道更为广阔。由于其背靠长江,以长江为基底主要干线,进行上下流通,成本会低很多。“通常情况下,从武汉到重庆玻璃的水运费用为100元/吨,比同距离的陆运节省了400—700元/吨。”

尽管以现在价格来算,期货价格普遍贴水,导致厂库缺乏足够生成仓单的动力,但华中玻璃的贴合盘面价格以及区域运输优势使其能代替沙河成为新的玻璃市场风向标。

小仓单带动大产业链 模式“复制”可期

由于今年以来湖北地区玻璃仓单生成较多,仓单的优势吸引了不少产业链企业参与玻璃期货,激发了市场的参与热情,其对玻璃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玻璃交割厂库不只是湖北有,但为什么湖北容易出仓单呢?据杨小强介绍,湖北地区之所以容易出仓单,不仅是因为价格较低,更多的是因为湖北地区玻璃交割库运作比较规范、出价比较灵活。“在折成盘面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湖北交割厂库只寻求合理利润,而其他地区卖出的价格较高。同样仓单注销过程中,湖北地区的变现成本较低。”

调研中记者发现,与其他玻璃产销地区明显不同的是,湖北地区呈现出全产业链参与期货的现象。“相较其他地区,湖北最大的特点是下游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并且较为理性。”长江期货分析师杨小强介绍说,除了玻璃生产商参与期货市场外,当地的贸易商、加工商参与程度也较大,甚至还有一些船运公司积极参与其中。“可以说,从生产、加工、贸易、运输到消费,湖北地区形成了一套玻璃仓单由生成到变现的良好生态环境。”杨小强说,在此背景下,企业容易在湖北地区注册仓单,拿到仓单后也容易变现消化,不会出现仓单砸在自己手上的尴尬局面。

“湖北地区之所以可以形成较为成熟的全产业链模式,就是因为这边玻璃企业参与期货比较理性,不少玻璃企业参与期货都是从最开始的买卖仓单逐渐发展为套期保值,而不是一上来直接参与期货市场甚至一上来就做投机。”杨小强解释说,由于有仓单的优势,该地区下游产业链非常乐意参与进来,所以出现了一种上游厂家愿意去卖仓单、下游加工商和贸易商很乐意接仓单的这种全产业参与模式。

武汉长利期货部负责人王成斌向期货日报记者坦言,只要期货价格贴水50元/吨,市场就有了参与的动力。再者,由于加工厂习惯了长利和亿钧两家的货,可以按照市场的具体需求与厂家较好地沟通。此外,企业在感兴趣的同时,当地期货公司也给予了良好的指导,市场有这个扩散效应,促使大家参与。

实际上,贸易商和加工企业是实实在在需要玻璃的,当价格跌破成本价的时候,他们会去期货市场买入保值。“因为杠杆效应,原本1吨只能赚10元的贸易,通过期货有时候赚个50元、100元都是有可能的。”王成斌告诉记者,他自己也有一个玻璃加工厂,所以对他来说实际上是双重效应。“我们去年在期货上的盈利相当于一家玻璃厂全年的利润。”在他看来,现在好多企业都在关注和运用期货,毕竟这是一个大的市场趋势,走老路子的实体企业现在越来越难了。

华中地区这种全产业链参与期货的模式是否可在其他地区“复制”呢?

在张驰看来,华中地区玻璃全产业链参与期货的模式能否向全国推广,主要跟仓单的形成结构相关。“现在期货市场价格有一个向市场‘洼地’倾斜的趋势,未来若全国各品牌的玻璃价格在期货市场中能够达到一个基本的均衡,才能形成各厂家乐意去生成仓单、下游产业链有动力接仓单的格局。”

同样,杨小强也认为,此模式可在其他地区“复制”,但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当地期货公司正确引导,二是相关玻璃企业要理性参与。

市场整体临“寒冬” 湖北难独善其身

对于正处于“寒冬”中的玻璃行业,不少玻璃企业多少有些无奈和无助。不可否认,今年玻璃价格大幅下跌,对各区域市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冲击。但相比较而言,华中地区所受的冲击是最小的,即便是在今年比较惨的情况下,华中地区的玻璃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利润支撑。

作为去年新增玻璃产能最多的区域之一,华中地区今年以来一直遭遇较为严重的供应压力。当地玻璃厂家为了保持区域内销售优势,在价格调整方面较为谨慎。以近期为例:APCE会议期间的限产导致11月上旬华北地区玻璃供应减少,沙河玻璃一度上调价格,但华中企业考虑到区域间的价格差距,采取了维持原价的措施,进一步拉开了两地现货价格。“正是因为采取了较为灵活的定价策略,华中玻璃传统的销售市场得以维护,避免了区域内供需不均的矛盾。”黄桂亮称。

尽管如此,华中地区的企业仍有令他们头疼的“难题”。“应该说每年的这个时候玻璃厂的销售还不错,‘边抢边涨价’频频发生,但今年市场却格外冷清。”张高山解释说,终端商有刚性需求,但其资金紧张使得接单并不顺畅。

市场人士对于玻璃市场的需求端似乎都不太看好,那么供应端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华泰长城分析师许惠敏预计,明年一季度下游需求会出现断崖式收缩,因此行业仍需收缩一部分供给才能再度实现均衡,从这点来看,这个冬季需要再淘汰一批产能。

但从目前市场统计的情况来看,玻璃产能淘汰的情况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据统计,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冷修停产玻璃生产线29条,新增生产线30条,产能并未有明显变动,全国开窑率目前在80%。

华中地区玻璃厂则依旧有微利,该地区未来的玻璃产能或还将持续增加。据杨小强介绍,湖北明宏2线即将点火,武汉长利在洪湖规划工业园区三条生产线,其中1线1200吨在2015年夏天也会点火。

“在经历了这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玻璃行业本身就需要一个寒冬。”在杨小强看来,玻璃市场本轮的寒冬才刚刚开始,真正的问题还没有爆发,市场对于2015年的行情都不会太看好。在此背景下,预计这个冬天湖北地区玻璃价格下跌幅度至少在100元/吨。

[责任编辑:郭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