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商品期货 > 企业参与期市需重视风险管理会计工作

企业参与期市需重视风险管理会计工作

期货日报2014年08月25日08:59分类:商品期货

核心提示:期货是基于既有风险而衍生出来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风险管理会计则是对包括期货在内的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以及企业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核算的企业管理会计分支。

成熟金融市场理论上是指理性投资人所掌握资金量占主流的市场,其形成的价格通常是很难通过套利获取利润的。当然这是一个理论状态,在现实世界中只是市场的某个阶段状态,即现实的成熟金融市场是一个由于理性投资人的套利行为而形成具备动态客观定价的市场。换句话说,评价一个市场的成熟程度,从风险管理理念所影响的资金量比例角度是个非常客观的指标。其发展过程通常包括市场形成期、市场成长期、市场成熟期几个过程。

对比现实的金融市场不难发现,现阶段我国银行存款利息不高,活期存款仅为0.5%,各种货币型基金收益率年化3%—5%之间,理财市场年化收益5%—7%之间,股票市场诸多股票仅分红的年化收益就6%—8%之间甚至更高,尽管政策上没有了限制条件,但以上差距仍然持续存在很长时间。

市场的现状告诉我们,从余额宝开始,市场迅速形成从银行到货币型基金的资金转移态势,这是资金的逐利性导致的。但逐利性为何没有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这就是我们要分析的问题。首先我们要问为何长期以来,大量资金留在银行活期存款,而没有流入货币型基金?关键问题在于掌握大量市场资金的人士,没有被普及风险管理的理念,不了解市场上还有其他更好的地方可以进行投资,也就形成资金逐利性传导的重大障碍,直到余额宝把货币型基金投资普及给大家。股票市场历来不缺少投机氛围,以及市盈率投资分析等理念,但以上分析的风险管理理念尚缺乏一个机制将其普及给大家。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按照资金的逐利性,资金本应该很快流入股票市场和货币基金市场,使以上三者的差距快速缩小,这就是所谓能形成市场自身客观定价机制的套利行为,即买入被低估产品,卖出被高估产品,而这只是价值管理或者风险管理的应用之一。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金融市场理性投资人掌握的资金量非常有限,不能形成对市场价格的客观发现。

解决的途径无疑就是:通过投资者教育,扩大理性投资人的群体;通过各项政策措施,促进理性投资人自身的规模做大或者其咨询机构的理念成熟;通过各项政策措施,发展机构理性投资人;其他有利于达到理性投资人掌握资金量,可以动态占到市场主流的状态。

对于企业来说,资金的管理归属财务部门,各项以资金反映的数据归属财务部门,因此,以资金为衡量标准测算的风险程度也是财务部门最为清晰。所以说,财务部门天然就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部门。而多年来,这项功能通常混杂在其他部门,即使有财务人员参与也是被动参与,有些风险管理行为交给财务部门实施,但并没有明确定位,考核上也就更加模糊。尤其是对于风险管理工具之一的期货,通常其运用是由采购部门或者销售部门来承担,财务部门顶多是被动参与,配合资金汇划和风险监控,而没有做到主动参与,也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本应该由财务部门及时控制住的重大风险未被实现,给实体企业运营带来损失。

期货是基于既有风险而衍生出来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风险管理会计则是对包括期货在内的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以及企业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核算的企业管理会计分支。

在众所周知的巴林银行事件、国储铜事件、株冶事件中,该类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初期均制定有相对完善的套保策略,但后来并没有有效执行。多年后我们回顾分析,认为其套保策略的缺陷之一是财务部门被动参与,没有明确的风险管理会计进行风险的跟踪评估和分析,没有图形化的风险和企业承受能力的组合图,不能为决策层提供本应由财务部门提交的风险监控报告,导致决策依据长期存在风险管理会计的盲点,因此企业后来风险爆发是必然现象。财务部门如果能主动有效参与风险管理行为,明确风险管理会计定位,那么在风险爆发初期,就能从财务角度给出明确的企业承受能力的评估,至少是避免覆顶之灾的可能之一。

风险管理会计,顾名思义就是对资产风险实施管理过程进行核算以及调配管理的行为。风险管理会计的大力发展和运用是能一举多得的举措。风险管理会计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可以培养一大批的现有会计以及在校生迅速掌握风险管理会计的要旨。

这个群体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点。一是他们除了自身投资外,更重要的职能是对其从事工作所在的机构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形成直接影响,这样就能形成理性投资人掌握的大量资金用于市场价格发现的局面。二是从事咨询业务的会计群体,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则通过咨询业务对机构投资人(无论是专业投资机构还是产业企业)或者高净值资产个人形成间接影响。

那么风险管理会计该如何进行企业风险的核算呢?从笔者多年从事期货行业的经验来看,一是要通过风险管理财务数据,分析出企业当前阶段自身具备的风险承受能力、企业风险水平等静态数据,以及历史上这些数据的变化情况。二是要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标准化风险匹配动态管理报表体系,实时预警企业风险水平,以及给出风险管理建议。

以上两个内容可以称为大数据分析,而这个分析使用实际上是企业多年来一直在做的,只是有的企业并没有公开提出或明确定位罢了。

[责任编辑:郭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