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商品期货 > 摆脱靠天吃饭 天气期货为你的钱包做套保

摆脱靠天吃饭 天气期货为你的钱包做套保

中国证券报2013年01月21日08:17分类:商品期货

核心提示:从2002年开始,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始对天气产品进行研究。一位长期关注国内天气期货进展的期货人士透露,该品种目前并未有任何进展,从国外天气期货交投来看,并不是特别活跃,市场容量依然较小,此外国内投资者专业知识较为缺乏,短期较难认识这一风险对冲工具。

“靠天吃饭”四个字,道尽中国农民的无限尴尬。在跨入21世纪已十余年的今天,我国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天气的情况并没有多大改观,一场大雨、一次低温很可能就让农民费尽辛劳的希望付诸东流。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防灾减灾,还有没有办法来改变这种情况?期货市场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为什么巴西下雨就要买星巴克股票?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彼得·纳瓦罗说,巴西下雨——咖啡豆丰收——咖啡豆价格下跌——星巴克成本降低——星巴克利润增加——股价上扬。看似简单的推理,同样能折射出天气在期货市场的内在逻辑。事实上,天气炒作频频在期市中出现,从2012年夏季美国干旱带来的“豆你玩”,到2009年云南60年不遇大旱引发的郑糖大涨,都是活生生的案例。

那么,天气期货能不能给你的钱包也做个套保呢?

□本报记者 官平 王超

让人无奈的“老天爷”      

寒冬腊月,元旦以来广西大部分地区遭遇强冷空气影响,少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冰冻天气,柳州蔗农大户老李心里着急了,因为持续低温对新种苗影响很大,蔗尾部分可能会枯死,直接影响来年的种植效益。

“在我们这里种甘蔗基本还是靠天吃饭。”老李说,每天看完《新闻联播》都会关注天气预报,有时候还让孩子在网上查查更具体的天气信息,一旦气候出现异常,只能认命贴钱。

和老李一样,在内蒙古西南的一家甲醇企业销售负责人老卫对“老天爷”也很无奈,由于公司甲醇以公路运输为主,下雪经常会影响汽运发货。

干旱也是令农民谈之色变的天气。在北方,“卡脖子旱”是广泛流传的农谚,它形象反映了农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对水分的依赖——一旦干旱危害到发育,有可能导致减产。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尽管主产区对包括水库、排灌设施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现在抗灾能力比十几年前好很多,在预防灾害天气方面也有提前预报、预警,但不能否认,“大豆、玉米、水稻都是靠天吃饭,有时候东北这边是‘一涝一条线,一旱一大片’。”

记载资料显示,1988年春季气温回升后,黑龙江土壤返浆明显,4至5月大部降水量又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半,形成了全省性的春涝局面。至5月上旬,全省受涝面积达5000万亩。因春涝,无法进行春播,各地春小麦播种期平均拖后半个月,到麦播结束时全省仅完成计划播种的70%,春小麦亩产比上一年平均减产12斤,总产减少近7亿斤。

黑土地上的“蝴蝶效应”      

有个夸张的说法,一只蝴蝶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小黄花上扇动了一下翅膀,于是东京掀起风暴电闪雷鸣,类似的“蝴蝶效应”在农产品中极为明显。

2012年6月,美国大豆产区“50年不遇大旱”炒作不绝于耳。美国农业部在第三季度连续三个月下调美国大豆产量至26.34亿蒲式耳,下调期末库存触及9年以来最低水平。与之配合的是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大幅度上涨,9月份美豆指数创下有史以来的历史高点1739美分/蒲式耳。

与变天一样,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也很快“变脸”,从2012年10月份开始,美国农业部上调大豆产量估值至28.6亿蒲式耳。11月9日,美国农业报告再次调高数据至29.71亿蒲式耳,较9月份的估值高出3.37亿蒲式耳。同期,美豆指数在两个月内大幅下跌至1384.7美分/蒲式耳。

美国豆农钞票落袋为安,干旱炒作却令中国遭遇“大豆危机”。受各种因素影响,三季度黑龙江油脂加工企业积极参与竞购临储大豆。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美调高数据后,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从每吨5200元下跌至近期的4300元,黑龙江豆粕价格从4100元下跌到3600元/吨,豆油价格从9800元/吨下跌到8700元/吨。

“潮水落了,谁在裸泳一目了然。”王小语说,美国农业部把原先的基本面数据扭曲了,如果用三季度进口大豆压榨一吨豆油亏损约500元、黑龙江市场100万吨左右的库存来看,行业亏损保守估计将达到5亿元以上,一度行业近九成停产。

不过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油脂部副总经理昌木平认为,干旱对于本轮大豆行情的作用或许被夸大了,由于行业信息已高度透明,这次暴涨暴跌主要是对前期美国干旱的估计错误。“暴涨暴跌确实给行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如果方向做对了,利润还不错,如果做反了或者没有做风险管理,那是很麻烦的。”

大豆只是一个缩影。整个农产品体系,“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一直存在着刚性需求,农产品价格的决定力量是供给,特别是主产区的天气状况。而工业品,特别是能源产品,受天气影响并不比农产品小。

专家表示,对能源品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冬季气温变化对取暖油等需求的影响。比如,美湾夏季频繁出现的飓风天气对能源设施的影响也会引发能源期价的大幅波动,其中2005年的飓风卡特里娜、2012年的飓风桑迪等均对美湾炼油设施构成较大影响并刺激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天气期货大有用武之地      

天气所带来的价格风险将长久存在。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企业将天气作为影响其盈余状况的重要因素。美国前商务部长威廉·戴利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天气的好坏不仅是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主要的经济因素,美国经济约有40%直接受到天气的影响。”

南华期货北京营业部总经理王勇表示,既然天气对于企业经济如此重要,与其按照天气来分析企业产品的生长和收成、能源的开发和运输,倒不如直接交易天气本身,靠天气预测来赚钱,这就是天气期货,让天气变成了可买卖的商品。

天气期货本质上和其他期货交易原理相同。以温度指数期货为例,每月初期货市场主管机构会根据过去10年当月气温情况,为某地确定一个月平均气温初始值,如40华氏度(约4.44℃),指定的“做市商”将提供“出价”和“要价”,前者比初始值稍低,后者稍高,这是投资者可以买进或卖出的度数。随着天气的变化和市场的反应,这些交易值在一个月中会起伏不定。到了月底,交易所根据实际月平均气温进行结算,以1华氏度等于100美元的价格兑现所有期货合同。而投资者所要做的,就是预测一下未来的温度变化,然后进行“天气期货”买卖赚取利润。

“从其对风险的规避作用来看,天气期货今天看来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必要。”一直从事农产品研究的光大期货分析师赵燕表示,从天气对农业、工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影响及市场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看,推出天气衍生品有利于投资主体相关风险的规避,从国外推出天气衍生品以来的情况看,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交易品种和交易量都在不断增加,这也可以看出市场对于这一衍生品的需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智协飞告诉本报记者,天气衍生品市场交易的品种越来越多,已从最初以气温为主,降水、降雪、风等合约开始活跃起来,天气衍生品具有成本低、市场前景好、交易灵活、安全、可靠等特点,近年来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估计,2011年美国的天气衍生品市场交易额达120亿美元。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交易的降雪合约数就上升了55%,达到510件。

智协飞说,目前中国对于天气衍生产品的研究主要处于纯理论研究阶段,以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为背景进行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少,鉴于天气衍生品在天气风险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中国引入天气衍生品交易非常有必要。

从2002年开始,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始对天气产品进行研究。一位长期关注国内天气期货进展的期货人士透露,该品种目前并未有任何进展,从国外天气期货交投来看,并不是特别活跃,市场容量依然较小,此外国内投资者专业知识较为缺乏,短期较难认识这一风险对冲工具。

[责任编辑:李澎]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