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商品期货 > 天胶供需环境仍然脆弱 胶价上行缺乏动力

天胶供需环境仍然脆弱 胶价上行缺乏动力

期货日报2012年12月06日10:54分类:商品期货

核心提示:在卖胶者心态作祟下,未来三大产胶国还将持续施展保价政策,而国内产胶公司也将不断释放收储传言,其目的无非想在胶价不好时卖上个好价钱,但在“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背后却暗示未来天胶供需环境仍很脆弱,胶价上行依然缺乏动力。

宝城期货 陈栋

在股指大幅拉升刺激下,商品市场无论金融属性强弱均暂时脱离个性因素约束,集体呈现共性姿态。而一旦金融属性大潮过后,当需要展现个体优势时,沪胶还能否保持坚挺状态令人质疑。

在股指急涨大幅拉升刺激下,商品市场无论金融属性强弱均暂时脱离个性因素约束,集体呈现共性姿态。不过值得深思的是,一旦金融属性大潮过后,当需要展现个体优势时,沪胶还能否保持坚挺状态令人质疑。

权威组织预测准确性存疑

当今全球天胶市场最权威的两大组织分别为天胶生产国协会(ANRPC)以及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而组成以上两大权威机构的成员大多为天胶产量较大的国家,其中以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三国为首。在产胶国聚首的组织中,其共性特点均为卖胶方。在天胶价格持续低迷的时候,卖胶者焦虑的心态通常会在供需报告中露出破绽。具体来看,在ANRPC提供的产量预测报告中,考虑到近年产胶国种胶面积扩大以及割胶技术提升,将今年全球天胶总产量调升至1083万吨左右。而在IRSG最新提供的需求预测报告中,把今年全球天胶需求量上调至1120万吨,并有望在2013年进一步扩大至1170万吨。换言之,如果以上数据成立,今年全球天胶供需格局将面临37万吨的缺口。

作为全球最大的产胶国,其提供产量预测数据的准确性还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于需求方来讲,其提供的预测报告就可能存在越俎代庖之嫌。道理很简单,假设以上数据成立,在供需偏紧的状态下,今年全球天胶去库存进程应该一帆风顺,但事实并非如此。今年以来无论是泰国产区还是国内青岛保税区的天胶库存都呈现出有增无减之势,且总量均创出历史记录。试问在一个供需偏紧的环境下,产销区增量库存来自何方,产胶国保价措施接连推出是否存在矛盾,而下周三国将再度聚首开会商讨胶价事宜又缘自何因。笔者认为,也许今年全球天胶的需求量远远不及IRSG的心理预期,更加无法达到报告预测。高估的那部分只是给买胶者看的——这是多数卖胶者常用的伎俩。

去产能化势在必行,国内收储存疑

当经济衰退大潮来袭时,中国的反周期政策曾令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但造成的扩产能后遗症无疑给目前的经济形势带来诸多麻烦。比较国外而言,在经历了去产能化周期之后,当下美国经济正迈入见底回升阶段,而欧盟经济也处在快速见底之中,唯有中国是即将步入去产能周期。面对需求不足以及库存高企的现状,今年国内政策干预力度已渐显疲态,远不及往年,因为政府已经认识到一味扩产能将对未来经济造成更大伤害,只有去产能化才能令经济真正步入新的运行周期。

在去产能化的大背景下,今年国内收储天胶行为将更多地停留在商业形态上,始终无法上升为国家意识。虽然市场中常有收储传闻出现,但仔细分析,消息前面均有“据权威人士透露”和“据内业专家表示”等若暗若明的表述做掩护,最终结果却难以得到国储局确认。虽然此前可能的确出现2.5万吨的收储计划,但仅仅限于国内几家产胶公司的回购行为,不但量上微乎其微,且形态意识上也存在“自卖自夸”的嫌疑。因为通常形势不好时,收储回购会起到稳定军心之效,就如同股市不好时,公司大股东会回购股票,基金公司也会自买自家基金一样。

在卖胶者心态作祟下,未来三大产胶国还将持续施展保价政策,而国内产胶公司也将不断释放收储传言,其目的无非想在胶价不好时卖上个好价钱,但在“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背后却暗示未来天胶供需环境仍很脆弱,胶价上行依然缺乏动力。

[责任编辑:山晓倩]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