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商品期货 > 大宗商品创3月新高 输入性通胀压力难减(2)

大宗商品创3月新高 输入性通胀压力难减(2)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2年02月22日18:15分类:商品期货

核心提示:风险情绪的改善以及全球央行继续宽松的苗头推动了大宗商品的强势,但未来国内市场输入性通胀压力仍难减。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孔庆影博士表示,2012年国际油价受供应链的冲击都会比较大,地缘政治的小事件不断,伊朗与美国能都和解也有待进一步观察。在中金公司的分析看来,实际上,目前原油市场的基本面比预期更弱,2012年上半年都可能出现小幅供大于求的局面。

“欧佩克成员国的增产远高于市场的预测,12月份和1月份欧佩克原油产量维持在每天3090万桶的高位,创下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此前市场的预期是1月份产量将会减少40万桶/天,市场的基本面预示更低的油价,如果不出现任何突发性的供应干扰因素,油价可望在2012年上半年跌至每桶100美元。”中金公司的分析说。

不过众多分析人士也指出,目前市场上伊朗问题在原油价格上的溢价仍在升高。美国百利金融集团能源分析师Phil Flynn测算,原油市场的风险溢价已接近了每桶20美元。“市场表现出对希腊欧债负面因素逐渐消化,而对中东地缘政治局势更为敏感的态势。”澳新银行大宗商品研究亚洲总监诸蜀宁指出。

输入性通胀压力难减

大宗商品处于国民经济的上游,其价格的变化广泛影响着下游制造业。分析人士表示,商品价格的强势毫无疑问将进一步增加输入性通胀压力。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表示,受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影响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俯冲式”回落局面可能很快就会得到扭转,未来输入性因素带动的物价成本推动力量依然强大,全年物价指数很可能难以回到3%以内的温和上涨范围。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回落,PPI指数在去年下半年快速回落,今年1月份已回落到0.7%,陈克新认为,PPI的快速回落,除了国际市场影响外,更在于国内外经济超预期减速,恐慌气氛弥漫,导致生产者、投资者以及贸易商普遍“去库存”。

上海一位金属贸易商告诉记者,以铜市场为例,目前除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保税区库存以及贸易商部分库存外,终端企业的库存几乎已降到将无可降的地步。“如果未来市场逐步回暖,终端市场补库存毫无疑问会拉动市场的需求,改善目前的低迷态势。”业内人士指出。

陈克新表示,新一年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成本因素,除了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外,依然是能源价格的上涨。“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上涨,加上国内稳步推进电、油价格改革,以及理顺其他价格,这些成本因素势必会对今年的物价成本产生重大影响。”陈克新说。

在众多分析人士看来,国际原油市场供应面的风险趋于上行,中金公司预计全年原油均价将达到每桶114美元,年底最高或升破120美元。“目前市场的预计是打破中东地区的局面,很可能会有更大的事件发生,但在政治的层面上,由于面临选举的压力,政治家更多是希望拖到四季度后,因此市场对这种形势的担忧短期内还是在推动油价保持强势。”诸蜀宁表示。

[责任编辑:赵丽梅]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