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商品期货 > 食品为何成为物价上涨“第一推手”?

食品为何成为物价上涨“第一推手”?

2010年11月16日11:08分类:商品期货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董振国 宋振远 苏万明 王军伟)10月份物价上涨创下25个月来新高,在新涨价因素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涨幅“贡献”了74%。一时间,农产品价格上涨再次引起各方热议。

  针对本轮农产品涨价,出现了“供需失衡说”“中间加价说”“热钱炒作论”等众多解释。为弄清真相,记者深入河南、山东、广西等农产品主要产地调研发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农产品生产三大“基础成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刚性上涨渐成常态,长期被低估的农产品正通过涨价回归价值,进入趋势性的上涨通道。

  有关人士提醒,农产品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后,食品价格容易受到借势炒作等因素影响,这为物价调控提出了新课题,值得密切关注。

  --农资“刚性涨价” 助推粮价“攀升”

  受石油、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而且由于“能源短缺”长期存在,决定了农资成本难以下降。

  在山东省济阳县,农民郑庆河详细给记者算了一笔投入账,一亩小麦生产资料投入达450元左右:农机收种花费近100元;一季小麦浇三遍水约60元;化肥约220元;农药约60元;种子约10元。按小麦亩产400公斤和目前粮价计算,农资成本抵消了毛收入的56%左右。

  “相对于化肥价格的上涨,现在粮食涨价幅度并不大。”山东省巨野县种粮大户王景山租种200亩土地。他说,现在看来,粮食单产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增加,而且产量主要靠化肥撑着。近些年,多数农资价格已经翻倍,但种粮效益却屡屡徘徊于亏本边缘。

  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领域,同样存在农资成本高涨的现象。河南省商丘市的老菜农金献荣说,肥料、农药年年涨价,现在种菜成本比以前高了不少,一包50公斤重的复合肥价格要180多元,开春施肥季节价格更贵。金献荣今年种了15亩茄子、6亩西瓜,大部分的投资都花在农资上。

  “这十年,不少工业品价格翻了几倍,但小麦、玉米价格涨幅只有40%左右,这算多吗?”不少农民对记者表示,工农产品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剪刀差”。

  许多人将农产品涨价归结为自然灾害、加工环节、货币政策和人为炒作等,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还只是“结构性、阶段性、季节性因素”,难以解释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的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等专家表示,从长期看,农资价格上涨等生产成本上升,才是农产品涨价的趋势性原因。 

[责任编辑:王婧]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